早在 1882年《中韓通商條約》簽訂及 1883年仁川港開啟後,仁川地區被指定為清政府的治外法權地後漸漸成為中國人的聚居地,形成唐人街。超過百年的演變,現在的唐人街的生意已經是第二、第三代居住在韓國的中國人打理,許多改為餐廳。我去過很多外國的唐人街,這裏最不一樣的是很整潔和保留很多有中國特色的建築,還有三國誌和楚漢誌壁畫街,可逛逛拍照。

乘坐地鐵到仁川站出口對面就是中華門,也是唐人街的第一個入口。

走入唐人街就會看到許多中文招牌,最大最搶眼是這座類似市集的建築,有獨立的牌坊入口,裏面居然有一條船做裝飾,旁邊有商店和售賣小吃的攤檔和小商店。

這些像椰青般大小的球是空心的,只有一層薄薄的脆皮,話說是中國傳統麵包,從來沒見過。

唐人街上很多餐廳,而且規模很大,相信這裏是旅遊景點。

路上也有很多商店售賣飲品、小吃、玩具及其他產品。

不知道是否我不太中國,有很多所謂傳統的中國產品我都不認識。

路邊牆上有立體的京劇面譜做裝飾壁畫,有沒有留意這裏的建築和裝飾都很鮮豔和新淨,完全不像有過百年歷史的唐人街。

中華街上看到的建築物都很傳統,有點像拍戲的古裝街。

地上這個圓形的龍好像不是平常看到的水渠蓋,應該是裝飾,有點豪華。

這裏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是「三國誌壁畫街」和「楚漢誌壁畫街」,可以邊走邊看歷史故事,但全部韓文。

沿路走可以看看中國三國時代的故事和著名歷史人物,項羽、劉備、張飛、曹操等造型,很有趣。

仁華門,是唐人街的另一個入口,金碧輝煌。

這裏到處都有拍照景點,連餐廳外面都有餃子麵店的雕塑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