鄔治初林(貴族)博物館 Ogyen Choling (Palace) Museum 是不丹中部布姆唐(Bumthang) 一個獨特的博物館,其建築物建於1800年代,原本是一個貴族大宅。
鄔治初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300年代,當時有一位西藏大師來到不丹中部唐谷的山上,覺得這裏的地勢就像一頭大象的頭頂,山是背部,而大象被視為佛教的吉祥物(長壽的意思),所以這地方被認定是西藏 Dorji Lingpa 大師的中心,在不丹佔有重要的宗教地位。其後裔尤其是第15代後人Tsokye Dorji,1800年代是通薩的總督,把其地位轉給不丹第一代國王的父親。
原來的鄔治初林建築於1897的8.5級地震倒塌了,現在的建築物是1898年重建的。主建築是樓高4層的大宅,最低兩層是倉庫,上面兩層是主臥室和客房,另一座主建築是兩層樓的廟宇,周邊的房屋是供應物資的『服務建築』。其後人致力保留不丹傳統及宗教責任,於2001年把部份的大宅裝潢成為博物館,展出幾百年來鄔治初林的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用具,讓本地學生及世界各地透過參觀,認識不丹的歷史及傳統文化,以入場費及各界捐款作為保養博物館的基金,並幫助當地社區有需要的人士。
別小看這私人大宅簡陋和陳舊,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博物館,可以認識到不丹幾百年前的生活和外貿歷史。

唐谷 (Tang Valley) 是不丹中部布姆唐4個河谷之一,距離市中心約一小時的路程。這是鄔治初林 (Ogyen Choling) 山腳附近的村庄。

鄔治初林有2座主樓在中間,外面有2座”服務”建築包圍。

這是鄔治初林的主樓,樓高4層,是傳統不丹建築。大樓的一部份是開放的博物館。

由於只有部份房間開放作為展覽廳,參觀博物館有專人帶領講解,所有展覽廳都有鎖,參觀後會關閉,遊客不可以自由走動(其實要你自由活動都有難度,建築物很大,有點像迷宮)。

雖然不丹基本上是自給自足,但有些物資會與鄰國進行貿易,當中包括不丹出產的稻米會與西藏交易食鹽。博物館內有展示一些稻米、當時用的儲糧及交易用具等。

這些藤器都是舊時用品。

這些牛角是舊式水瓶。

除了稻米和麥,鄔治初林也是大地主,會聘請很多當地工匠、鐵匠及一些工人生產各種用品,包括皮夾和編織出售。

博物館的特色是保留1800 年代的建築和生活情況,所以大部份開放的展覽廳都是利用天日陽光透過細小窗戶照明,所以最好是白天前來參觀。

為了預防火災,原來廚房是在主樓外,博物館內看見的廚房是為了展示昔日生活而模仿當時的廚房而建,讓遊客參觀,了解不丹傳統生活情況。

樓上兩層是貴族的房間及貴賓的住宿地方,這是主人的辦公室,是一張單人座位,前面有一張像茶几的小桌。請留意天花板的佈置,跟廟宇的裝飾一樣。

由於鄔治初林與佛教的淵源及其宗教地位,這裏有自己的木板印刷,製作經幡和經文。此外,博物館有一個簡單的圖書櫃收藏經文。

博物館內展示很多佛教祭典用的面具和樂器,有些樂器至今仍然在節日使用。

另一座主要建築物是圖右的兩層樓高廟宇。

廟宇是開放的,每天都有僧侶誦經和附近村民前來朝拜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